澹,是一个汉语二级字,拼音为dàn或tán,总笔画为16画,部首为氵,其本义是水波摇动的样子,也指恬静、安然的样子,还指水波纡缓的样子,以下是关于“澹”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形声:从水,詹声,本义为水波摇动的样子。
“澹兮其若海”(《老子》),形容像大海一样平静而广阔。
“徒靡澹淡”(宋玉《高唐赋》),注:“水波文也。”描述水波轻轻荡漾的样子。
2、淡薄,浅淡:通“淡”。
“清澹退静”(《晋书·华表传》),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塞城朝烟澹”(唐·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描绘清晨烟雾稀薄的景象。
3、恬淡:形容心境平和,不为外界所扰。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内心满足的境界。
4、恬静;安定:形容环境或心境的宁静与稳定。
“澹乎若深渊之静”(汉·贾谊《鹏乌赋》),比喻极其平静的状态。
5、味道不浓:形容食物或饮品的味道清淡。
“味澹(淡味)”。
词性变化
动词:消除。
“澹灾(消除灾害)”。
常用词组
澹泊: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如:“澹澹的湖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复姓
澹台:用作复姓,春秋时鲁国有澹台灭明,是孔子的弟子。
“澹”这个字不仅在字形上给人以水波荡漾的视觉感受,在字义上也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既可以形容自然界的水波轻摇、烟雾稀薄,也可以描绘人的内心世界——恬静、淡泊、安定,这些含义共同构成了“澹”字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