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诗仅二十字,却通过问答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寻访隐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未能见到隐士的遗憾之情,以下是对“松下问童子”的详细解释:
1、诗句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3、注释:
寻:寻访。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4、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这首诗除了语音简练,形象鲜明,还很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松下问童子”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未能见到隐士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