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体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称谓,最早出现于唐代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中间腰部有规律的失粘,即绝句的第三句或律诗的第五句与前一句在平仄上不遵循常规的粘对规律,但诗意上并不截断,折腰体的格律要求同本句内平仄相对,同一联内上下句平仄相对,只是上下联在平仄上形成有规律的失粘。
折腰体并非仅限于七绝,近体诗中五绝、五律、七律均可用之,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都是典型的折腰体作品,杜甫的《咏怀古迹》等诗作也采用了折腰体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义无关,古人在创作格律诗时,极大部分是严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但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进行了一些平仄变化的尝试,折腰体就是其中之一,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审美更高意义上的追求。
折腰体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称谓,具有独特的格律特点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