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于言,敏于行
“讷于言,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是孔子对君子行为规范的阐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以下是详细解释:
1、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释义
讷:说话谨慎,不轻易发表意见。
敏:行动敏捷、果敢决断。
整句意思是,君子在言语上应该表现得木讷、迟钝,但在行动上一定要敏捷、勤快。
3、近义词
敏言慎行
4、示例
《北齐书·文苑传·李广》:“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亚之,而讷于言敏于行,有气干。”
5、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待人处事的表现。
6、启示
孔子告诫人们,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非言辞,说话时要慢慢说,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则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
“讷于言,敏于行”强调了君子应注重实际行动而非空谈,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脚踏实地,多做事少说话。
“讷于言,敏于行”不仅是孔子对君子行为的规范,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当遵循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