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是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它属于小令体裁,双调四十一字,上片三仄韵,下片四仄韵,上下片格律格式相同,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另有元代王结的《点绛唇·山暗秋云》等变体,以下是关于点绛唇的详细介绍:
1、起源与命名:
点绛唇最早见于南朝梁江淹的《咏美人春游》,但当时并未作为词牌名使用。
至北宋时期,点绛唇被正式确定为词牌名,其名称源于南朝梁江淹诗《咏美人春游》中的“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点绛唇”形容的是女子朱唇轻点、美丽动人的形象。
2、格式特点:
点绛唇通常分为上下两片,每片各有四句。
词的格律较为严谨,要求平仄协调,押韵严格。
3、代表作品: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创作过点绛唇这一词牌的作品,如苏轼的《点绛唇·闲倚胡床》、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或豪放洒脱,或婉约细腻,展现了词人不同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4、文化意义:
点绛唇作为词牌名,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观念,通过学习和欣赏点绛唇等古典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创作或研究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文献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