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出身于一个世代簪缨的大家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曾担任过宰相,并撰成了煌煌二百卷的《通典》,杜牧的父亲杜从郁虽然官运不济,但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官员。
生平经历
1、早年生活与仕途:杜牧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但家族在祖父杜佑去世后逐渐衰落,他自幼聪明好学,对军事和政治有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杜牧便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并研究孙子兵法,撰写了十三篇《孙子》注解,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2、科举及第与早期仕途: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时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此后,他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等职。
3、迁官外放与晚年生活:会昌二年(842年),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他在黄州任上三年,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兴利除弊,关心人民,之后,他又历任池州、睦州刺史,晚年定居于长安南樊川别墅,大中六年(约852年),杜牧冬天病重逝世,享年五十。
文学成就
杜牧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诗风雄姿英发,情韵跌宕,他的代表作有《阿房宫赋》、《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阿房宫赋》流传久远,《泊秦淮》更是脍炙人口,他还著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其中收录了他的诗文作品。
杜牧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古文也写得非常出色,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杜牧是唐代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