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属于五言律诗体裁,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1、作品原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注释: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百夫长(zhǎng):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3、白话译文:
散译: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出征的号令从皇宫传出,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都城,纷扬的大雪使彩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着战鼓声,我宁愿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我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
韵译: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4、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5、作品鉴赏: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6、名家点评: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三、四实而不拙,五、六虚而不浮。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浑厚,字几铢两悉称,首尾圆满,殆无馀憾。
明代胡应麟《诗薮》:究其体裁,实为正始。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
清代黄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杨盈川诗不能高,气殊苍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愤语,激而成壮。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语丽音鸿,允矣,唐初之杰,三、四着色,初唐本分,五、六较有作手,而音亦仍亮,一结放笔岸然,是大家。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一二总起,三四从大处写其宠赫,五六从小处写其热闹,方逼出“宁为”、“胜作”事,起陡健,结亦宜尔,但结句浅直耳。
7、作者简介:
杨炯(650-约695),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681)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出为婺州盈川县令,死于任所,故亦称“杨盈川”,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明人辑有《盈川集》。
《从军行》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可视为盛唐边塞诗的开河之作,它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还渲染了环境气氛,把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