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阼
践阼,汉语词汇,拼音为jiàn zuò,该词语源自古代礼仪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重含义。
基本释义:
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原指走上阼阶主位。
2、即位、登基,由于阼阶在古代常作为帝王或重要人物的专属台阶,践阼”也引申为即位、登基的意思,表示登上皇位或重要职位。
分解解释:
“践”本义为踩、踏,引申为履行、实行等意思,在“践阼”中,取其踏上、登上的意味。
“阼”特指大堂前东面的台阶,是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专用的台阶。
使用示例:
在古代文献中,“践阼”一词常用于描述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即位仪式。《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这里描述了周公在武王去世后,为了稳定局势而代成王践阼摄政的情况。《晋书·刘颂传》中也有“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冤讼”的记载,描述了武帝即位后任命刘颂为尚书三公郎的情景。
“践阼”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汉语词汇,既体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严谨性,又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更迭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