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以下是对闺怨的详细解释:
1、作品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注释译文
注释:闺怨指的是少妇的幽怨,闺,指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凝妆是指盛妆,精心打扮,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陌头即路边,柳,谐音留,寓有留恋之意,悔教即后悔让,觅封侯即寻求功名。
译文: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3、创作背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未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5、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