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寒,通常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寒冷感觉,这个词语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用以描绘日落时分或夜晚的寒冷景象。
一、基本解释
暮寒中的“暮”字,本义为日落时,傍晚,而“寒”则指寒冷的感觉。“暮寒”字面意思就是傍晚时的寒冷,这种寒冷可能由于天气转凉、气温下降,也可能因为日落后阳光消失,环境温度自然降低。
二、详细解释
1、时间背景:暮寒通常出现在日落时分或夜晚,是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太阳已经落下或即将落下,阳光不再提供温暖,环境温度逐渐下降。
2、感受体验:暮寒带来的是一种清冷、萧瑟的感觉,它可能让人感到一丝丝凉意,也可能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具体感受因地域、季节和个人体感差异而异。
3、文学意境:在古典诗词中,暮寒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中就有“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句子,描绘了终南山北岭积雪未融,傍晚时分长安城更添寒意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天气的寒冷,还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三、相关诗词赏析
以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为例,全诗如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终南山的余雪和傍晚时分长安城的寒意,展现了一幅清丽壮阔的山水画卷。“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两句尤为传神,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使得林表显得格外明亮;而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却增添了几分寒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暮寒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词语,它描绘了傍晚时分或夜晚的寒冷景象,并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凄清、孤寂的文学意境,在欣赏相关诗词时,我们可以结合诗句的具体情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来深入理解其含义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