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行》是一首古代乐府诗作,其名称中的“梁甫”指的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古时为死人丛葬的地方,这首诗通过描绘边海百姓的艰难生活,反映了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创作背景
曹植生平与经历: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但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等原因而失宠。
诗歌创作动机:曹植在曹丕篡汉后被贬到贫困的海边,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2、作品原文
:《梁甫行》全诗共八句,以白描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3、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诗中“八方”、“异气”、“殊风雨”等词汇描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而“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等则直接描绘了边海百姓的艰苦生活。
白话译文:各地气候不同,风霜雪雨千差万别,边海的人民生活艰辛,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老婆孩子像野兽一样没有衣服穿,每天就在这艰险的山林里生活,家家户户没有烟火,狐狸野兔在屋内乱窜。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梁甫行》以白描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苦难生活,诗中“草野”、“禽兽”、“柴门”、“狐兔”等景物均来自现实生活,描写生动、特色鲜明。
艺术特色:全诗虽只有四十个字,却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人想表达边海贫民生活之苦,却不言其怎样艰苦,初看好似有些夸张失真,细想又觉确实可信。
5、作者简介
曹植简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梁甫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曹植个人情感和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