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字在诗词网的格式下,详细解释如下:
1、基本解释
催促、促使:使行动加快或产生、发展变化加快。
2、详细解释
本义与起源:“催”字从人,崔声,形声字,本义为催促,促使,最早见于《诗·邶风·室人》,交徧催我”即为此意。
词性变化:“催”字在古代汉语中多作动词使用,表示催促、促使某人或某事加快进行,柳永《雨霖铃》中的“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以及王翰《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引申意义:除了本义外,“催”还引申出了一些相关的含义,如催化、催生等,这些含义都是基于“催促、促使”这一核心意义发展而来的。
3、诗词中的应用
经典名句:在古典诗词中,“催”字常用于表达时间的紧迫、情感的急切或景物的变化迅速,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首诗中的“催”字虽未直接出现,但整首诗的氛围却充满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催促和压迫。
现代应用:在现代诗词创作中,“催”字也常被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和意境,在描写时间流逝、青春易逝或情感变化的诗句中,“催”字往往能够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催”字在诗词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够表达时间的紧迫和情感的急切,还能够通过引申和比喻等手法创造出更加生动和深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