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少林寺
1、作品简介:《宿少林寺》是北宋文彦博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少林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禅宗的敬仰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2、诗句解析:
首联:“六六仙峰绕佛居,俗尘至此暂消除。”描述了少林寺周围的环境,三十六峰环绕,仙气缭绕,使得诗人一到这里就感觉脱离了凡尘俗世。
颔联:“西来未会禅师意,北去应驰使者车。”诗人坦露自己在宦职在身的矛盾心理,无法体悟禅师西来的深意,只能选择继续北去。
颈联:“五品封槐今尚在,九年面壁昔何如?”通过对比武则天册封的五品松树仍在和达摩面壁九年修行的故事,诗人感叹世事无常。
尾联:“心知一宿犹难觉,花藏重寻贝叶书。”诗人自责未能完全觉悟,决定日后好好钻研佛经。
3、背景介绍: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北十五公里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因达摩面壁九年创立禅宗而闻名。
宿龙兴寺
1、作品简介:《宿龙兴寺》是唐代綦毋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龙兴寺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领悟。
2、诗句解析:
首联:“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诗人醉游在香刹古庙中,深夜忘归,松风敲打着古殿的窗扉。
颔联:“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午夜时分,长老室内灯光通亮,和尚念珠垂挂法衣,表现出僧人的清净生活。
颈联:“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白天法师传授佛法,如同青莲般玄妙。
尾联:“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天女散花,花瓣不著佛身,鸟儿衔走花瓣,表现了佛法的“空”。
3、背景介绍:龙兴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夜晚的宁静与清幽吸引了诗人驻足,并引发了他对佛法的深思。
宿东林寺
1、作品简介:《宿东林寺》是南宋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东林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参悟的体验和对旧地重游的感慨。
2、诗句解析:
首联:“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诗人看尽了江湖上的千万座山峰,心胸宽广,不嫌云梦泽的芥蒂。
颔联:“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挥手招来西塞山前的明月,来听东林寺暮夜的钟声。
颈联:“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诗人自称远客,再次旧地重游,老僧是否记得昔日相逢?
尾联:“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虚掩的窗外,是什么声响惊醒了诗人的清梦?原来是无人看管的水碓在上下自舂。
3、背景介绍:东林寺位于江西九江庐山,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建,这首诗写于淳熙五年(1178年),诗人途经江西九江时作。
宿山寺
1、作品简介:《宿山寺》是唐代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感,突出了佛寺的高、夜景的奇、环境的幽僻。
2、诗句解析:
首联:“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群峰托送着寒气,一座佛寺悄立在山顶。
颔联:“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清澈的水里透见夜空点点繁星,月亮在云间行走。
颈联:“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绝顶人迹罕至,高松上独鹤单栖。
尾联:“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的事情。
3、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中唐时期,诗人贾岛夜宿山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议论的描述,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世事的超脱。
宿翠微寺
1、作品简介:《宿翠微寺》是晚唐马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翠微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
2、诗句解析:
首联:“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松树茂密,遮挡阳光;樵夫打开了一条小路。
颔联:“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鸟儿归巢,山谷安静;僧人诵经的声音从石楼中传来。
颈联:“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青山翠谷中,月亮微弱的光芒与遥远的山泉相互映衬。
尾联:“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沿着山涧行走,心中感到满足,回忆起故乡的山。
3、背景介绍:翠微寺位于晚唐时期的某处山林中,诗人马戴在这里夜宿,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