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愧”与“怍”是两个表达情感状态的词汇,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诗词网的角度,详细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用法及出处:
1、愧
字源演变:“愧”字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为惭愧,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愧”字经历了从西周金文到战国文字,再到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阶段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汉字形态的演变,也体现了“愧”字意义的深化和拓展。
详细释义:“愧”作为形容词时,表示羞惭、惭愧的情感状态,鲁迅在《〈集外集〉序》中提到:“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这里的“愧”即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早期作品的不满意和羞愧之情。“愧”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使某人感到羞惭或因理亏而感到难为情,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写道:“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这里的“愧”即表达了诗人作为父亲未能尽责的愧疚之情。
2、怍
基本含义:“怍”字的基本含义是惭愧、羞愧,它与“愧”字在意义上相近,但用法略有不同。
详细释义:“怍”作为形容词时,同样表示羞惭、惭愧的情感状态,在成语“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中,“怍”即表达了对天对人都问心无愧的状态。“怍”还可以用于形容因羞愧而脸红的状态,如“愧赧”一词中的“赧”即为脸红之意。
出处举例:“怍”字在古代文献中有广泛应用。《礼记·表记》中提到:“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这里的“愧”与“怍”在意义上相近,均表示因他人之能或不能而感到羞愧的情感状态。
“愧”与“怍”都是表达羞愧情感的词汇,但它们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愧”更多地用于形容内心的羞愧感和因理亏而感到难为情的状态;而“怍”则更多地用于形容因羞愧而脸红或对天对人的问心无愧状态,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情感需求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