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苏州城外枫桥停泊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使用诗词网格式的详细解释:
1、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作者独自对愁而眠。
3、注释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4、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作品鉴赏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深秋夜景,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忧愁之情,是写愁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