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袂”和“吏”分别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根据诗词网的格式,对这两个词的详细解释:
1、袂
基本字义
袂(mèi):衣袖,袖口。“张袂”(张开衣袖)、“联袂”(手拉着手,结伴)、“分袂”(离别)。
详细解释
本义:衣袖。《说文解字》中提到:“袂,袖也。”从衣,夬声。
古籍释义:《康熙字典》记载,袂读作弭弊切或弥蔽切,音櫗。《玉篇》中解释为袖也。
现代释义:指衣袖,通常用于描述古代服饰的一部分。
相关组词
敛袂:整理衣袖,表示敬服。
投袂: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
联袂:手拉着手,比喻一同来去或演出等。
别袂:犹分袂,举手道别。
奋袂:感情激动,把袖子一甩,准备行动的样子。
2、吏
基本字义
吏(lì):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官吏”、“官~”,旧指小公务员,如“~员”、“胥~”。
详细解释
本义:官吏,甲骨文中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说文解字》中提到:“吏,治人者也。”
古籍释义:《康熙字典》记载,吏读作力制切,《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吏之治人,心主于中,必与法式相应,不倾不颇,如五声之无小声,虽细必闻于上。”
现代释义:指在政府机关中处理公务的人员,特指小官或差役。
相关组词
官吏:官员的通称。
贪官污吏:腐败的官员。
刀笔吏: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
吏议:官吏商讨政事。
通过以上解释,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袂”和“吏”在汉语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