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汉语古语词汇,拼音为èr sān zǐ,在古代汉语中,“二三子”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诸位:表示对多人的尊称或礼貌的称呼,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各位”。《论语·八佾》中有“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里的“二三子”就是对多位学者的尊称。
2、君子:在某些语境下,“二三子”也可以指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即君子,如《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此处的“二三子”即指有德行的君子。
3、几个人:在一些古籍中,“二三子”也可以用来泛指几个人,没有特定的指向性,南朝梁江淹的《杂体诗》中有“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的句子,这里的“二三子”就是指与诗人同游的几位朋友。
“二三子”是一个多义词,其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用于对多人的尊称或礼貌的称呼,同时也可以指代有德行、有学问的君子或泛指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