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这首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通过月的阴晴圆缺,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作了深刻揭示,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详细解释如下:
1、上片:
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将读者引入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境界,词人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展现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遐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既向往天上的仙境,又留恋人间的生活温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最终选择留在人间,享受月光下起舞的快乐。
2、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认为月亮不应该对人类有所怨恨,但为何偏偏在人们离别之时又亮又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以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悲欢离合,揭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苏轼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