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以下是根据诗词网格式的详细说明:
1、基本含义
读音:sì rén
释义: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2、出处
《周礼》:“《周礼》谓天官冢宰所属有宫正、宫伯等,为寺人首领,掌王宫中女御和女奴的戒令。”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寺人貂曰:君命为衣冠于曲沃,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3、近义词
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入宫服役的男性,通常是皇家的专役奴仆,明清时又叫伴伴、常侍等。
4、后世引申
后世官名,亦作侍人。
“寺人”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的是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这一职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献中有不同的称呼和职责,但总体上都是指那些在皇宫中服侍皇帝及其家族的近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