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
拼音:qiāo qiāo
词性:形容词、副词
基本解释:
形容声音很低或没有声音,不声不响。
行动时不让人知道,偷偷地。
详细解释
1、忧愁貌:
《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译:心中忧郁,因小人而生气。
汉 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忧愠悄悄,形于容色。”
译:忧愁和不满显现在脸色上。
2、寂静貌:
唐 元稹《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译:深夜里人们静悄悄地,清晨的聚会在细雨中进行。
宋 朱熹《闻蝉》诗:“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译:山城变得昏暗,故乡的园门应该关闭了。
3、形容声音很轻:
唐 韩愈《落叶送陈羽》诗:“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译:深夜中轻声说话,月光寒冷而悠长。
《水浒传》第十七回:“张清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战。”
译:张清手持长枪,带领一千士兵悄悄地出战。
4、料峭:
元 廼贤《京城燕》诗:“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译:三月的京城天气微寒,燕子刚飞来还害怕清晨的寒冷。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默默、寂静、静静、悄然
反义词:喧闹、嘈杂
用法与例句
他悄悄地离开了会议室,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行动不引人注意)
她悄悄地给他送去了一份礼物,却不留下任何痕迹。(形容行为低调)
深夜里,整个城市都静悄悄的。(形容环境安静)
成语故事
“悄悄”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描述哀公对公子重耳进行考验的故事,哀公派人在重耳的卧室里放置了一个大鼎,然后要求重耳在悄悄的情况下将鼎搬走,重耳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展示了他低调、谨慎的行事态度,这个故事强调了在某些情境下需要保持低调,不暴露自己的行为或意图。
通过以上详细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悄悄”一词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