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七绝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此诗通过拟人的手法,展现了草木留春、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着应抓住时机、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原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字词注释
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争芳斗艳。
杨花:指柳絮。
榆荚: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才思:才气和思致。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作品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创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晚春》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晚春时节的自然美景,并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花草树木以情感和生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启示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