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其名作《蜀相》中用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的一句诗,这句诗的意思是出征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蜀相》,全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在游览武侯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崇敬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详细解释
1、出师:指出兵征讨。
2、未捷:指没有取得胜利。
3、身先死:指身体先行死亡,即在事业完成之前便去世。
4、长使英雄泪满襟:指常常使后来的英雄们为此感到惋惜,泪水湿透衣襟。
背景介绍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通过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这句诗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深沉悲凉的意境。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未能完成其伟大事业便英年早逝的深深惋惜,同时也反映了杜甫自身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