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文中,“疏”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1、疏导、开通:这是“疏”字的基本义,表示去掉阻塞使通畅。《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禹疏九河”就是指大禹疏通了九条河流。
2、分散:表示将事物分开或散开,如《淮南子·道应》中的“知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这里的“疏”就是分散的意思。
3、疏远: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亲密或远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王怒而疏屈平”,就是指楚王因愤怒而疏远屈原。
4、粗略、不周密:用于形容事物的粗糙或计划的不周详,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的“其于计疏矣”,就是说他的计划很粗略。
5、分条陈述:特指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如《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刘备分条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请求的奏疏。
6、注释、解释: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也称为“疏”,如《十三经注疏》中的“疏”,就是对经书原文及其注解的进一步解释。
“疏”字在古文中的含义丰富多样,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