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使用诗词网的格式:
《牧童》
作者:吕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注释:
草铺横野六七里:广阔的原野上,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笛弄晚风三四声:晚风中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2、译文:
广阔的原野上,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3、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田野景象,牧童在草地上放牧,悠闲地吹着笛子,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注释: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来时已经吃饱了晚饭,此时已是黄昏之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仰望明亮的月亮。
2、译文:
牧童回来时已经吃饱了晚饭,此时已是黄昏之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仰望明亮的月亮。
3、赏析: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牧童的悠闲生活,他吃饱饭后没有立即休息,而是选择躺在草地上欣赏明月,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背景
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应人之请,牧童即作了这首诗。
白话译文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皎洁的圆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
作品赏析
《牧童》一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整首诗语言朴实直白,清新流畅,如同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