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出自《道德经》的第二十八章,这一章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一、原文出处
章节:《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二、详细解释
1、知其雄,守其雌:
意思是深知什么是强雄,但安守雌柔的位置,这反映了老子主张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为人处世上,虽然知道自己有强大的能力或优势,但并不因此骄傲自大,而是保持谦逊和低调。
2、为天下溪:
“溪”在这里象征着谦卑和包容,像溪水一样,能够汇聚各种水流,最终流入江海,这寓意着人应该像溪水一样,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吸收他人的长处。
3、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指的是恒久不变的德行或本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始终保持这种谦逊和柔和的德行,就能回归到纯真、无欲的状态,就像婴儿一样,婴儿代表着纯真、无知无欲的状态,是老子所推崇的理想境界。
4、知荣守辱:
与“知其雄,守其雌”相呼应,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屈辱的地位,这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心态,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坚守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知白守黑”这一表述虽非直接出自《道德经》原文,但其精神实质与《道德经》中的“知其雄,守其雌”、“知荣守辱”等思想高度契合,它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应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同时以谦逊、柔和的态度面对外界的挑战与诱惑。